火金姑工作室
在同事給了我一本北區國際光點印製的康青龍旅人手帖裡面發現了一間很有創意的燈飾工作室 - 火金姑 (火金姑=台語的螢火蟲), 老闆楊錕金先生是一位非常親切的人, 對於每個問題他都會慢條斯里的回答; 這裡也有訂做的服務, 熟識他的客人都知道老闆能溝通, 好商量, 但唯獨就是不能趕時間, 因為老闆是用自己的步調在工作, 親手拼裝, 所有的零件都不是現成的, 老闆有時會從資源回收場蒐購的鋁、銅、錫、鐵等零件, 無論是酒瓶、雕塑、花瓶、喇叭、在他獨特的靈感及巧手之下找到最滿意的組裝方式讓各式不同的零件重生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燈具~   Firefly Studio 火金姑工作室 0916-397-423 / 楊錕金 先生 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75巷21-1號 營業時間: 17:00-23:00 (只收現金)   部落格完整介紹: http://ddff0221.pixnet.net/blog/post/37021318
#傢俱燈飾#設計

5春咖啡
  走進5春咖啡,原本心底想的是:大抵又是一間時下流行,老屋翻修的咖啡館罷。   早已成為熟客的羅老師推開門招呼我,參觀完一圈店面以後,紛紛就著吧台前窗口旁的座位坐下。沒多久,我便為老闆Jimmy不疾不徐、自信又語帶幽默的談話風格所吸引。   少量烘焙的豆子,自是有什麼喝什麼。Jimmy以塞風壺為我們沖煮,靠近咖啡壺下座的火焰若即若離,我一時好奇問起,答曰:「為了維持溫度。」頗顯其細心。連著幾杯喝下來,旋即發覺:5春咖啡的風味乾淨到令人覺得有些潔癖,問起,才知經過兩次挑豆手續,烘前挑豆,烘完再挑,且為了避免味道殘留在濾布上,每一沖煮完咖啡,旋即以沸水燙過一次濾布。然而風味層次雖明晰,卻絕不單薄。   許久沒喝到如此高雅、性情明晰的咖啡,令人驚艷連連。水洗耶加雪非,花香四溢,如飲香水,溫度降低,更顯出如膏如脂般的柔潤質感。冰滴水洗哥倫比亞,則有發酵如酒水的濃郁基底,卻在舌間殘存一點人參、茶葉的甘澀,相當精采。   甜點表現亦使人傾倒。焦糖布丁以牛奶、雞蛋、天然香草製成,滑順漂亮的口感,苦甜的糖漿,透著一丁點海鹽點綴的鹹味,絲毫不膩口,「好吃到連糖漿都想喝光!」舉起湯匙,我忍不住大聲宣布。陸續嚐過好咖啡好甜點,心十足歡喜起來。   「咖啡,喝就對了!」Jimmy豪氣地說道。豪氣地喝一杯,高雅究極的咖啡,豈非是十足的奢侈。   當年自己未識精品咖啡滋味,亦是在訪十三咖啡時理解到,何謂咖啡風味輪(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中所謂的「花香」(flowery)。Jimmy表示,自己曾在十三咖啡工作過一陣,想來,亦傳得其職人精神。   造訪5春的午後,正逢康芮颱風造訪,霪雨霏霏,與朋友騎機車在外奔波,難免顯得狼狽,且該日的工作情形亦稱不上順遂,然而,我卻仍覺得,這日無比美好。 // 5春咖啡 臺中市五權一街162巷2弄5號 14:00-21:00,週一公休

久食 (爐端燒)
"爐瑞燒" 起源於日本北海道,當地的漁夫會將當日所剩的漁貨帶回家 ,全家圍坐在屋中爐炕邊,一邊煮烤晚餐一邊取暖, 掌廚的人為了方便傳遞食物, 會將烤好的食物放在船槳上遞給坐在周圍的家人; 後來漁家開始對外經營餐飲店, 並在店內設置方型火爐, 用遠火燒烤飯菜, 並用船槳傳遞給客人食用, 就成了現在的 "爐端燒"   久食 (Robata Yaki 爐端燒) 02-2570-0077 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四段185號 營業時間: 17:30-24:00 (最後點餐時間: 23:30) (加收10%服務費, 可刷卡)   部落格完整介紹:  http://ddff0221.pixnet.net/blog/post/37021862 部落格完整介紹:  http://ddff0221.pixnet.net/blog/post/176808105
#燒烤#和食日式

雙江茶行
  中華茶藝的正統是綠茶,格律嚴謹,意韻深長。紅茶則帶著寬容的性格,雅俗共賞。綠茶不經發酵,滋味新鮮清洌。紅茶的發酵度則達80~90%,不殺菁,直接萎凋、揉捻,進行完整發酵,使茶多酚氧化為茶紅素,暗紅的茶體因而帶著一分圓潤,充滿餘裕,和糖、牛奶、桂圓、珍珠、粉條都能當好朋友。紅茶也和咖啡不同。咖啡有時世故,有時善巧,花香、酒香、莓果酸、榛果巧克力味、奶油、甘甜餘韻,像一隻舞,入口芳香,酸盡甘來。放冷再喝,竟嚐出檜木的深沈和甘草的滄桑,又像人的一生。紅茶則純真許多,反對曲折的語言,直接啟示你陽光與水氣的通透精華。品咖啡是味蕾對新奇、高妙體驗的追求,喝茶則和生活打成一片,連結平凡與平凡。   茶飲如今深入常民的生活。高中之後,我也曾一度被四處林立的手搖飲料店媚惑了一陣子,像找灰姑娘般的試遍各門各派的泡沫紅茶和珍珠奶茶。不過,許多連鎖飲料店多使用糖精、香精和廉價的珍珠,滋味虛浮,更無益健康,只提供快速的娛樂性。生活在食品工業化的社會,越挑嘴,往往意謂著越回歸單純。好的食物就像一位真誠的人。   「雙江茶行」是我在原鄉重新找回的昔日好滋味。外表不起眼的「雙江」是台中巷內人稱道的三十年老店,紅茶混合了三種茶葉,每次以小桶沖泡,現點現搖。獨特而濃郁的茶香讓他們的紅茶和珍珠奶茶成為難忘的滋味,矮矮一杯,流著香汗,泡沫豐滿,逗引的粗吸管。店裡總是充滿四十歲以上的客人。我喜歡一個人坐在吧台點一杯紅茶,或取報瀏覽,或看看台後的大姊煮茶、沖茶,製作飲品,聆賞媽媽桑的家常話題,然後再點一杯珍珠奶茶。舉手品飲間,竟有中年的況味。 // 雙江茶行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150號 電話:04-22359070 營業時間:11:00-20:00,每月第二、四周日休

Whinos
當晚同樣也是為了拿伴手禮給好友相約來到一直在造訪名單上位於仁愛圓環巷內的 Whinos Bar & Kitchen, 每日以歐式料理小酒館形式下午2點才開始營業, 頗受大眾好評, 我們也來嘗鮮~   Whinos Bar & Kitchen 02-2705-0656 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巷7號 Facebook 營業時間: 14:00-24:00 (每週一公休) (加收10%服務費, 可刷卡)   部落格完整介紹: http://ddff0221.pixnet.net/blog/post/149700714
#義法歐式#小酒館

夏安居草食堂
  續談安撫的食物。若「穗科」的午膳能撫慰味蕾,那麼傍晚,不妨上「夏安居」用餐。離開精明商圈,來到大容東街。在與大容東街交叉的大墩十八街上,有一幢兩層樓的宅邸,「夏安居」進駐在此。   五點營業時間一到,暈黃的燈光捻亮,我夾雜在食客間安份候位。由於廚房僅老闆單人掌廚,爐口有限,想在「夏安居」用上一頓飯,得善於等待。   「夏安居」供應的主食有飯有麵有粥,頑強的糙米脫胎換骨,化身柔軟適口的米飯,麵條拌上腴潤噴香的醬汁,小菜入味沁脾。多用芹菜珠、獨門辣醬提點味覺。我格外愛吃一道:「辣太極」,雙色木耳拌醬汁、灑上檸檬汁,與店家調製的橙色辣醬,為他處少見,且製得極好的菜色。此外,我發覺:「夏安居」的菜葉格外講究,麵碗中陪襯的青江菜猶帶幾分水意,地瓜葉則僅採用嫩葉。   「夏安居」有意地迴避了煎、炒、炸等需多油大火的料理,而以水煮、涼拌等調理方式為主。外頭的素菜館向來有油膩之虞,店家巧心鑽研,更顯珍貴。我一向喜食人間煙火,來此用飯,卻從不覺寒愴、單薄,遂想起過去讀藤井宗哲和尚描寫日本寺院的精進料理,曰:淡味絕非薄味,「薄味是指不夠味、少掉味道。⋯⋯淡味,不只是薄味而已,必須讓食材本身所擁有的味道展現出生命力。」而所謂的「生命力」,也許指的正是食物本身的「精、氣、神」。這裡的食物,往往經過細膩的調理,各自演繹,自說自話,不僅保留原味,更突顯了食材本然的深奧面貌。   中華料理雖精博,卻缺乏諦觀蔬食的眼光,因而頻頻效擬,以豆類、菌菇、蒟篛等食材,加工意圖擬作火腿、內臟、魚排、海鮮⋯⋯曲解附會,卻遠離食物的精神。許多素菜館子,便也大量採用素料烹調,過度仰賴加工食品,更有健康、食品安全上的疑慮;也許如此,我從不喜聲稱吃「素食」,而稱吃「蔬食」。   就算不是茹素的修行者,偶爾也有想僅吃吃蔬食的時候。不過,誠如飲食作家舒國治之言:一般的素菜館,有時著實不容易令人想踏入。也許是因為濃郁的宗教氛圍,也許是因著店裡的警世氣味;甚至,再久坐,「另能嗅出某種愁怨情氛。」我也以為,一間好的素菜館,最好是回歸到一間尋常館子的樣子,讓無論是茹素者、修行人、尋常百姓,能不分彼此,在同一處空間安心用上一頓飯。 // 夏安居草食堂 臺中市西屯區大墩十八街104號 04-23292322 15:00-21:00 每月的三、四號公休,另擇二日休假,建議事前致電詢問

Raku 樂
這家隱身於中山區小巷不易被發現的創作料理居酒屋, 是葳日本料理的老闆娘開的, 因為想融合各種不同國家的料理元素做出讓大家都能吃到的創作料理, 老闆娘在葳的不遠處開了這家 "樂"~   Raku 樂 (葳的分店) 02-2567-5887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巷26號2樓 營業時間: 18:00-24:00 (加收10%服務費, 可刷卡)   部落格完整介紹: http://ddff0221.pixnet.net/blog/post/37020556 部落格完整介紹: http://ddff0221.pixnet.net/blog/post/37020578
#和食日式#創意料理

阿彰飯担
  正午到阿彰飯担吃飯,對著一張「不再販售鴨肉飯」的字條,一旁的老伯同樣驚愕地問著我:「你說他們為什麼不賣鴨肉飯了?為什麼?」同句話甚至激動地重複了幾次。 傳香二十餘年的鴨肉飯是阿彰飯担無心插柳的獨創美饌,飯上擱的並非慣見的肉絲,而是一隻肥美的滷鴨腿;無從親身體會的我,只好從前人的描述裡揣想那驟然失去的滋味。   阿彰飯担是間只有中午營業,逢週日還關門休息的小店。正常日的午間,行人疏落的林森路上,騎樓底下卻聚集起不尋常的人潮、車潮。店裡兜售的品項稱不上太多,使我想起舒國治在《窮中談吃》中的一席話:「你且去觀察,凡好吃的滷肉飯,必是只專賣一味的店⋯⋯那些又賣麵、又切肝連、大腸、又順手兼賣滷肉飯的店,從來不見有好吃的滷肉飯。」這種對於單一食物專注的神氣,也正是阿彰飯担所具備的。   此外,這裡提供的食物有著彰化小吃的身影,如爌肉飯一味,正是道道地地的彰化小吃。排骨裹上薄薄的一層粉,炸過後再滷,濕軟的外殼,包覆著紮實的肌理,不同於一般市面上拍扁事先醃過,炸得扁薄乾酥、甚至還灑上胡椒粉的做法。結實的口感,第一回吃到嘴裡時,不免有幾分驚異。飯的配菜只有兩味,筍乾與梅干菜,古早味小吃的底蘊與不鏽鋼的盤子甚為搭配。我揣想著阿彰飯担之店名的與彰化小吃的相呼應之處,不曉老闆的出身背景是否跟彰化有所淵源。   回家以後,由網路上的新聞才輾轉得知,受到政府實施禁宰政策的影響,店家為顧及食材品質,捨了許多販售品項。我不免感覺唏噓。禁宰政策的實施,使我們的飲食風景有了改變,看似隱而未顯,卻又如此劇烈。買不到溫體肉,對於不掌中饋、不上菜市場的一般人,彷彿很遠(也是,我們早已習慣到大賣場、超市購買那些冷藏肉品了);然而,再也吃不到自己喜愛的某一味食物,卻離我們很近。 // 地址:台中市西區林森路214號 電話:04-23723974 營業時間:10:30-14:30,週日公休 http://n.yam.com/ebcnews/society/20130709/20130709603937.html